熊猫直播倒闭引发主播跳槽风波
还记得王思聪投资的熊猫直播吗?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直播平台在2019年突然倒闭,不仅让投资人血本无归,更让旗下签约的熊猫女主播们陷入困境。其中一位95后美女主播咪可(化名)因擅自跳槽到陌陌平台,被法院判赔112万元(含12万元签约费返还),这起案件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。
事务要从2018年说起,当时咪可与宁波某文化公司签订独家合作协议,承诺三年内不与第三方合作直播。然而随着熊猫直播平台的倒闭,公司和主播都未能按时收到提成款。面对收入中断,这位熊猫女主播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——跳槽,却没想到要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。
百万违约金背后的法律争议
为什么一个看似普通的跳槽行为会招致百万赔偿?关键在于那份《合作协议书’里面的独家条款。协议明确规定咪可三年内不得与其他平台合作,而熊猫女主播的跳槽行为明显违反了这一约定。
法院审理认为,虽然熊猫直播倒闭导致收入中断,但这并不能成为单方面解约的正当理由。咪可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,而非擅自违约。这给所有主播敲响了警钟:签约时务必看清条款,违约成本可能远超想象!
值得一提的是,咪可反诉要求公司支付剩余提成款和违约金,但这一请求也被法院驳回。这说明了什么?在合约纠纷中,违约方很难通过反诉来抵消自己的违约责任。
直播行业合约纠纷频发的深层缘故
熊猫女主播的案例绝非个例。近年来,随着直播行业爆发式增长,类似的合约纠纷层出不穷。究其缘故,主要有下面内容几点:
1. 主播法律觉悟淡薄:许多年轻主播对合同条款一知半解,遇到难题时容易冲动行事;
2. 平台运营风险:直播平台倒闭、欠薪等情况时有发生;
3. 行业规范缺失:目前直播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合约模板,各家公司条款差异大。
对于熊猫女主播这样的从业者来说,怎样平衡短期利益与长期进步?怎样在平台变故时保护自身权益?这些难题都值得深思。
给主播和MCN公司的双向启示
这起案件给行业带来了哪些启示?对主播而言,签约前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特别是独家协议、违约金等关键内容;遇到难题时应当通过正规渠道解决,而非擅自违约。
对MCN公司来说,熊猫女主播案例也提出了新的思索:怎样在合约中设置更合理的条款?怎样建立更健壮的合作关系?毕竟,高额违约金虽然能起到震慑影响,但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计。
直播行业正在经历洗牌期,无论是熊猫女主播还是经纪公司,都需要在狂热过后回归理性。只有建立规范的行业秩序,才能避免更多”百万违约金”的出现。对于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来说,这个案例无疑是一堂价格百万的”法律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