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铁并非从矿石直接“炼成”,而是通过回收、加工和再生利用形成的二次资源。其核心是将各类废弃钢铁制品(如废旧机械、建筑钢筋、汽车零部件等)经体系处理后重新熔炼为合格钢材的经过。下面内容是废铁再生利用的关键步骤及技术原理:
一、预处理阶段:从回收到原料准备
1. 分类与分拣
人工与机械分拣:根据材质(如铸铁、碳钢、不锈钢)、形状和污染程度初步分类。非铁金属(铜、铝)和杂质(塑料、橡胶)通过磁选机(利用铁磁性)和气流分选机分离。
智能化分拣:先进企业(如泊祎回收)采用传感器技术(激光、X射线)实现金属成分的高精度识别,提升分选效率。
2. 清洁与除杂
化学清洗:使用碱性溶液或溶剂去除油污、油漆涂层;机械清洗:通过喷砂、打磨清除表面氧化物。
冷轧废弃物处理:专利技术(CN112892856A)采用有机溶剂(如乙醇)溶解轧制油,再经酸碱中和沉淀铁粉,实现资源化。
3. 破碎与切割
大块废铁需破碎成熔炼适配尺寸:火焰切割或液压剪切处理厚重部件,破碎机将轻薄料(如车壳)粉碎为颗粒。
破碎料优势:洁净度高,是电炉炼钢的理想原料,国内产能超7000万吨/年。
二、熔炼与精炼:废铁重生的核心
1. 熔炼经过
设备选择:
电弧炉(EAF):短流程炼钢主流设备,以电能熔化废钢,碳排放仅为高炉的10%。
高炉/转炉:可掺入部分废铁(需预加工),但长流程仍以铁矿石为主。
温度控制:熔炼温度达1600℃以上,使废铁完全液化。
2. 精炼提纯
脱杂技术:
加入熔剂(石灰石、萤石)去除硫、磷等杂质;
吹氧脱碳,调整钢水成分。
独特废料处理:如废氧化铁脱硫剂,通过弱酸分散+氧化剂反应再生,回收铁并转化硫为二氧化硫。
三、成型与再制造:从钢水到产品
1. 成型工艺
铸造:钢水注入模具形成铸件(如发动机壳体);
轧制:钢坯经轧机压延为板材、型材(如钢筋、钢板)。
直接还原铁(DRI)应用:废铁可加工为DRI,替代铁矿石用于高质量钢生产。
2. 再制造与再利用
部件级再利用:如铁轨磨损后改用于低速线路,建筑钢梁经检测后直接用于新项目。
模块化设计:钢结构建筑通过螺栓连接,便于拆解重组,延长材料生活周期。
四、环保措施与技术创新
1. 三废处理
废气:电炉配备除尘体系,捕获烟尘;高炉煤气回收发电。
废水:清洗废水经中和、沉淀后循环利用。
固废:熔炼渣用于建材(水泥、筑路),综合利用率达85%。
2. 低碳技术动向
绿电驱动:电炉改用可再生能源供电,实现近零碳排放。
氢冶金:用绿氢还原铁矿石(H-DRI),替代焦炭,推动长流程脱碳。
五、环境与经济价格
节能减排:每吨废铁炼钢比矿石炼钢节约1.6吨碳排放、330kg焦炭,减少97%采矿废物。
资源效率:中国废钢比从“十二五”的11.3%升至“十四五”目标30%,降低铁矿石进口依赖。
循环经济:钢铁可无限再生,全球每年循环2.5亿吨废钢,相当于减少4亿吨铁矿石开采。
废铁的“炼成”实质是循环再生的体系工程:从智能分选、清洁破碎,到绿电熔炼、精炼成型,最终重回产业链。这一经过不仅降低采矿压力,更成为钢铁工业脱碳的核心路径。随着绿电普及与氢冶金技术突破,废铁再生将推动钢铁业从“资源消耗”转向“城市矿山”的绿色模式。